找到相关内容57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太虚人生佛教的伦理观研究

    懒惰放逸之恶,百折不挠奋斗到底。   禅定度,行禅定而得解脱。太虚解释禅定的一般意义是“心一境性”。精神集中于一处,不被私欲动摇。他反对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,即禅定就是枯其形灰...以为佛法是非伦理非人生的观点是错误的,佛教中特别是五乘共法最重人生道德。道德的基本精神是止恶行善,而佛教最强调这一点,“止恶行善为道德之宗,而宗之所极必在于佛也”。因此,在阐述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4162939.html
  • 极微粒子存在的一个宗教性叙述

    以及这身体所再接触的事物而形成的身量相、世界相。  那是一颗心无牵无挂完全的风流和风韵啊!  当这纯精神的心在那里的时候,刹那间的同时,由于它的精神,它马上觉察到它的所缘物,而与所缘物混合在”起感觉,一下你发现自己在,以有一个肉体的身高、体重、体积在,这时你那心的精神,那纯觉的那个,它不曾失去,只是没有以纯觉的精神之心自觉自己而已。  纯觉的精神之心,它既然是心、是精神、是觉,便注定要发现它的所觉...

    叶柏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2065342.html
  • 由人成道的佛陀

    Yoga),首先将身体落实坐稳,调节呼吸,统一精神,对于现实世界,求取高度的认识;从这种神秘的直观之中,精神高扬,往往即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奇迹。在佛经之中,称他们为得了神通的仙人。佛陀没有出家之前,对于...苏摩酒祭神,并用动物的牺牲,作为对神献祭,求神赐福的媚神行为,不唯使得祀神的人落于迷妄,也使得宗教的精神趋于堕落,这在佛陀是无法接受的。  除了宗教仪式之外,在传统的印度宗教之中,尚有一种极其重要的宗教行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367059.html
  • 佛教奇人谭

    心态:   (一)以大慈悲渡众为愿:是为大我、公义而发下弘愿,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利而发愿。   (二)以大无畏精神:这种是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精神,不是诉诸意气的...以为不可思议,其实,古代的典籍里记载了很多的神奇事物,比现代的玄异之事更引人入胜。我们今天越过千百年的时光隧道,来参访这些奇人异事,是要探索古往今来伟大人物的智慧、愿力,学习他们忍辱、精进的精神力量,而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538005701.html
  • 解惑录一(耕云先生)

    个人初尝安祥法味,那种飘飘然,有点醉三昧酒微醺的感觉,他是会睡不着,因为一来是法喜充满,二来生命力增强了,精神自然比平常旺盛。在睡不着的时候,你就要秒秒观心、离念、无念、无相、无住,用这种心态躺在床上...才能大澈大悟?   如何才能把观心与工作合一?   佛法是内学,莫向外觅   保持安祥 精神自然充沛   反省从何做起   如何做好反省?   怎样才能断命根?   如何参破难懂的公案? 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耕云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0074219314.html
  • 佛教的护法信徒

    住。”  佛弟子以财力、物力、人力、精神表达对三宝的恭敬,称为“供养三宝”。佛陀在印度建立教团时,所受的供养以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汤药等为主,称为“四事供养”;当时出家僧侣以托钵乞食维生,塔庙、僧房及...佛教的人间精神。经典中详述他的为人:“毘耶离大城中有长者,名维摩诘,已曾供养无量诸佛,深植善本,得无生忍,辩才无碍,游戏神通,逮诸总持,获无所畏,降魔劳怨,入深法门,善于智度。”又说:“欲度人故,以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1739376.html
  •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(三)

    生活的步调和增加的压力,创造紧张而导致焦虑和精神官能症,城市的生活变成较吵杂,而噪音是专注的剌。同时,人们没有足够的休闲时间来做长时和持续正念的练习,结果是注意力更会转移和精神更分散,甚至愈来愈少有...或内观;有些正式的禅定训练则开始就教内观。想要学习有系统的训练,学习者通常会到一处专门的禅修中心或安静的地方住一段时间,在这段期间,唯一的功课是密集的禅修训练,努力发展足够的专注与察觉,平衡精神...

    杰克·康菲尔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042093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3)

    一味逞强所能办得,当知有六种力,能成九心:一、听闻;二、思惟力;三、忆念;四、正知力;五、精神;六、串习力。惟此六,一、二为力励运转所摄;三、四为有间运转所摄,五为无间运转所摄,六为无功用运转...悲,吾皆求医。医也者,学也。悲而后有学,愤而后有学,无可奈何而后有学,救亡图存而后有学。不如是而有学,其施也不亲,其由来也不真,其究也无归,唐其智力精神。危乎冤哉!天下有如是学,吾其愈益悲也。夫人心理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944211.html
  • 心性本淨之意義

    根說被加以整理,則是及至部派佛教之後的事,原始佛教並未對根做理論性的考察。總之,佛教是以二十二根囊括生命或精神等的自主作用。因為根有能力之意,所以生命力、精神、智力等,皆稱為根。在此對二十二根作簡單...ma-vāda),成立有機生命體的我(ātman)之實體,以此為不生不滅的本體存在。我成為心的中心,是自主自律活動的主體。相對於此,非正統派採積集說(ārambha-vāda),連精神存在也被認為是物質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548005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宗教概说》(1)

     信仰是发乎自然,出乎本性的精神;信仰永恒不变的真理,名为信心。信心是听法之因,由闻法功德则能出生死大海,如《正法念经》云:“听法功德,出生死中,最为第一。”正确的信仰可以获得无比的利益,在佛经中...教义有戒条律仪,能令人信受奉行,同时也有禅定的次第,能降伏内外之魔,更有智慧的启迪,能令人走向解脱的道路。   佛教承认宇宙间有精神和神性的存在。六道众生中,“天道”即是所谓的神道。依佛教的宇宙观,这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551951.html